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yqkdushu.com

他慈我悲终章镜顽番外(12 / 17)

烂醉如泥,痴痴傻笑,状若癫狂。

他也很想尝一尝,是不是真的可以一醉解千愁。

他已叛离师门了,是可以饮酒的,但他最终只是静静离去了。

重回济法寺之时,他只是想请师父解惑。

他勘不破,情爱幻灭,怎会真的只在一夕之间?

他信誓旦旦地对师父道只争朝夕,如今确如昙花一现。

云心见他失魂落魄地回寺,也是惊异不已。镜顽依旧脸色苍白,左手上缠了纱,也未曾持着那把从不离身的长剑。

镜顽怎么了?云心上前关切问道。

师兄,我没事。师父何在?镜顽看向他,声音极低,仿佛十分虚弱。

师父在寝屋休息,你去罢。云心拍拍他的肩。

师兄同我一起去罢,这些日子劳师兄费心了。镜顽冲他轻轻一笑,云心却更诧异了,镜顽不甚爱笑,总是板着一张脸,此刻笑起来分明十分动人,然而云心却只感觉到他的悲伤。

师弟

师兄走罢。镜顽已转过身向前走去。

寺内仍是雪白一片,慧定门前也是一堆厚雪,镜顽又欲低头跪下,慧定却开门走了出来,扶起他问道:不必跪了,镜顽你为何回来了?

师父,弟子会错了意罢,她原来喜欢的不是我。镜顽轻声道。

慧定一惊,皱眉仔细打量他,见他左手纱布上隐有血迹,长剑亦不在身侧。

何出此言?镜顽,你的剑呢?

镜顽看了看自己空落落的左手,平静道:折了。

慧定愕然,那把剑从他捡到镜顽之时便在镜顽身侧,镜顽持剑修行,长大成人。

他曾多次劝镜顽放下这把剑,方可了断尘缘。镜顽却不肯,道是父母留给他唯一的念想了。

慧定训过他无数次,尘缘未断,如何受戒?

少年镜顽却道:未曾受戒,弟子也不会破戒。佛在心中,我自清净。

镜顽从小到大都十分固执,他不肯放下的东西他决不放下,那把剑如此,要离寺亦是如此。

而现下镜顽却说剑折了?

为何?慧定也想不通,为何镜顽不过下山半日,就折了剑成了这幅模样。

为她。镜顽心平气和道。

既如此,你又怎会会错了意?她分明是从未喜欢你。镜顽,糊涂啊!慧定痛心疾首,看着这个自己爱护长大的弟子形容落魄地站在那儿,忍不住大声斥道。

弟子也不明白,因此来求师父指点迷津。镜顽仍是低眉顺眼。

你可有悔意?慧定问道。

弟子不悔。镜顽毫不犹豫道。

为何?她骗你为何还不悔?

那也是弟子情愿的。镜顽强笑道:无妨。

云心在旁听着,想着镜顽在佛殿外不声不响地跪了三天三夜,最后只落得一句会错了意,不可谓不心痛。

慧定轻叹: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。有嗔心离嗔心。有痴心离痴心。略心散心。下心举心。掉心不掉心。寂静心不寂静心。不定心定心。不修心修心。不解脱心解脱心。皆如实知。 是名他心智证通。

镜顽有一瞬的恍然,他看向自己的左手,又呆滞地望向师父。

你可知即便是为师亦未曾能看透他人心中所想,你年纪轻轻又如何看得破人心呢?人心莫测,情爱更是如朝露般缥缈,多少痴男怨女飞蛾扑火,不过落了一身伤。

镜顽,为师没什么好指点你的,不过只有二字劝你放下。若你想不通,自去那塔上自省罢。

弟子遵命,多谢师父。镜顽仍旧不解,但也只得领命,径直就要往山塔而行。

云心看着那单薄的身影,抿抿唇,自去收拾了被褥吃食准备送上去。

他这师弟大病初愈又落了情伤,去那森冷的高塔之上如何受得住。

镜顽是个死心眼,他若不给他送些被褥吃食,镜顽必定又会傻愣愣地自省。

云心去时,镜顽果然持着石块在岩壁上刻字,他潦草地写,云心只瞥了一眼就见满目的不可得。

痴儿。云心轻叹。

他放下被褥吃食便静悄悄地离开了,镜顽仍在刻字,双目无神,似是陷入沉思。

他刻了半日,倦极便躺在云心准备的被褥上和衣而睡,整整三日,镜顽恍恍惚惚,往日她在身旁的模样还历历在目,他下意识地刻了句不可得。

他不知刻了多久,直到这夜他突然醒来,寒意满身。

镜顽起身遥望,塔外大雪,明月高悬,泉眼冰寒,草木皆白,所到之处,满目琼瑶。

他慢慢走出去,风雪吹衣,月色皎洁,刹那之间他便顿悟。

不悟即佛是众生。一念悟时,众生是佛。

这雪夜依旧很美,他伸出手去接,那雪落在他掌心,片刻即化。

镜顽笑了,原是刹那芳华。

情念如雪,积雪本当消融。

不可得。

如春种谷,令秋不熟终不可得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