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yqkdushu.com

第99节(1 / 3)

“没有请人来府上,咱们出去听。”陆久安催促他们,“我让人留了位置,你们快点的,戏剧可不会等咱们。”

几人换好衣服,这些都是华彩坊送来的,当是韩致二人送他们的新年礼物,陆久安带着他们在新肆坊里穿行,七拐八拐以后,走入了瓦舍之地。

这些瓦舍相当于现代的娱乐场所,供百姓平日里消遣,应平发展起来以后,这些地方最是热闹非凡。

瓦舍中搭建了许多棚子,棚内设有若干勾栏,皮影戏,杂技,戏剧,讲史什么都有,勾栏入口处挂着五颜六色的招子,上面写着每天出演的戏剧场次及时间。

陆久安驻足在最大的勾栏外面:“到了。”

陆起仰头看着招子内容:将行。后面跟着一连串的角色名字。

几人把目光投向唯一的将军,韩致镇静自若,当先抬脚走进去:“看我做什么。”

虽然叫的是勾栏,但是为了防止倒塌,搭建和戏楼差不多了,采用的是砖木结构。

剧场非常开阔,从门供进入后,就是腰棚,看台呈阶梯状,可以容纳五百余人,站在门前翘首以盼的人看到陆久安一行,眼睛一亮:“大人您终于来了,班主一直在问起您来。”

“久等了。”陆久安朝他点点头。

这人点头哈腰给他们行礼,随后领着他们来到一个不近不远的位置,这里正对戏台,还摆了两张桌子,桌子上搁着精致的茶点。

“前面还有座位,为什么不坐前面去。”韩临深不解。

领着他们进来的人还未走,笑眯眯给韩临深解惑:“小公子有所不知,这场戏是文戏武戏一起排的,小公子若是坐前排可吃不消呀。”

武生一打起来昏天黑地尘土飞杨,而且还容易发生意外。

“就坐这儿吧。”班主为他们预留的位置,肯定是最好的。

这名跑腿的拱手致歉:“老班主在戏房准备,没法亲自出来招待,若是有什么不妥的,你招招手就是,随时有人看着。老班主还说,这出戏是大人写的,戏班定会好好唱。”

“哪里。”陆久安摆摆手,“我就写了个大纲,唱戏的词儿是你们戏班自己填的,你去忙吧,我们应当也没什么事。”

“你不会写的韩二吧。”沐蔺小声问道。

韩致目光放在戏台上,一双耳朵却悄悄立起来。

“不是。”陆久安回答,“这戏有些不同。”

明亮的烛火下,韩致神色失落,不过很快他就调整过来,并暗暗猜想他写的什么内容,会是每一个夜晚他给陆久安讲的边塞生活吗?

沐蔺在晋南时就经常混迹这些场所,他本来瞧不上这些小地方的戏台子,觉得再好的戏能有晋南的戏班子唱得精彩吗?所以有些意兴阑珊地握着折扇。

耿凌则是对所有东西都感到好奇,不停地东张西望。

沐蔺用扇柄敲着手心,下巴点点了前头:“陆久安,那也是你出的注意?”

这个勾栏是最大的,戏台与别的也有所不同,是由三个不同的高台搭建而成,为了保持神秘感,看台被幕布给遮挡起来。

“啊。是啊,因为这出戏算是情景剧,提前布了一些景。”

“哦?”沐蔺听到一个陌生的词汇,身子坐直了一些。

等观众陆陆续续进场,把看台坐得满满当当,戏台一侧的乐床响起乐器弹奏的声音,韩临深兴奋嚷道:“开始了开始了。”

戏剧名字叫将行,众人理所当然的以为最先出场应当是大武生扮的将军,结果却见戏台左边的幕布扯下,烛火点燃,把台子上的场景照得一清二楚。

戏台后面挂着一幅巨画,画上寥寥几笔勾勒着几座破败的茅草房,画面向前延伸,与戏台的场景连接在一起,台上提前布置了石磨,农具,草鞋等,看到这些,观众很快就明白了,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子里。

“情景剧,借由这些道具,确实可以让人身临其境。”沐蔺头头是道地点评。

台上走来几位乐官,却也不是作伶人打扮,而是和普通妇人无异,坐在院子里谈天说地,戏台上的烛火高照,把那小小的地方映得亮如白昼,因此乐官的眉目变化,一颦一笑,尽入观众眼帘。

这个场景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对话,搭配的声乐也是欢乐轻快的,观众被逗地捧腹大笑,不时地拍手叫好。

很快声乐慢慢变化,对话也沉重很多,边关不时受敌人侵扰,百姓也过得水深火热。

烛火熄灭,再点燃时,已经变成一个老妇和文儒书生。

妇人家里只剩这一个独子,书生执意要投笔从戎,妇人自然是不肯,书生跪地高声唱:“寒光鬣狗吹云落,铁衣烽火响笛声,丈夫何需笔诛伐,提枪卫我大周魂!”

扮演文儒书生的生角喊出这一首七言律诗时,特地停止腰背气沉丹田,显得尤为铁骨铮铮。观众席上的汉子被激出血性,附和道:“好一个提枪卫我大周魂,大丈夫就当冲锋陷阵保家卫国。”

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